近日杭州在线配资,“76元一吨饮料外卖订单”登上微博热搜。网传骑手接单页面截图显示,厦门蜜雪冰城(翔安店)的1750杯外卖单,累计重量达875公斤,疑似总价76.13元,且订单需在70分钟内送达。经蜜雪冰城门店及相关部门等多方核实,网传外卖单为虚假信息。
图源网络
然而,这一虚假订单也撕开了“外卖大战”荒诞一角。连日来,各大平台纷纷抛出大额优惠券,试图吸引更多用户,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“热闹”,但繁华背后却是喜忧参半的现实。
“外卖大战”愈演愈烈
上周六,“疯狂星期六”外卖潮再度来袭,不少奶茶店迎来爆单时刻。美团发布战报显示,7月12日23时36分,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.5亿。7月14日,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,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,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基础上环比净增15%。
图源小红书用户@阿西
爆单并不意味着商家赚得盆满钵满。面对庞大的订单量,奶茶店忙得不可开交,部分门店甚至下架了部分商品。据公开报道,不少奶茶门店负责人透露,虽然订单激增,但扣除平台服务费、骑手配送费、原料成本及员工加班费后,平均利润微薄甚至可能亏本。
随着“外卖大战”持续升温,美团、淘宝闪购、京东等外卖平台不断发放折扣券和兑换券。有网友表示,即使在工作日也能领到18元的大额红包,甚至出现“0元购”“-4元购”等情况。
图源小红书截图
毋庸置疑的是,由外卖补贴构筑的“甜蜜陷阱”,正在让奶茶行业患上“低价依赖症”。消费者享受到低价实惠,但下单冲动往往快于消费理性,“外卖0元购大量奶茶无人认领”话题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——沪上阿姨某门店周末晚间时段,仍有200多杯饮品等待领取。这些被遗弃的奶茶,成了无声的博弈牺牲品。
图源微博截图
补贴狂潮下的“集体失焦”
7月15日,有餐饮行业协会发布倡议书,呼吁外卖平台停止“内卷式”补贴和不正当竞争。倡议书表示,为争夺外卖市场份额挑动低于成本价的恶性价格战,已造成市场经营秩序混乱、行业生态严重失衡,导致餐饮企业经营陷入“不参与则无流量,参与则破价亏损”的恶性循环,让大量依赖堂食的实体店遭遇严重冲击、苦不堪言。
图源微博截图
“0元购”本是平台吸引用户、商家引流获客的营销手段,但当补贴力度突破边界,商业链条逻辑开始扭曲,一系列集体失焦现象随之浮现:消费者注意力从“奶茶好不好喝”变成“券够不够大”,商家精力从“打磨产品”变成“应付爆单”,平台重心同样也从“优化服务”变成“比拼数据”。
图源网络
从长远来看,这种依赖平台巨额补贴维持的低价竞争模式,暗藏诸多隐患。对商家而言,高强度的运营节奏会挤占产品研发、服务升级的精力,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局;对外卖骑手而言,超负荷工作会带来交通安全风险以及健康问题;对消费者而言,行业若长期以低价为导向,可能会影响食品安全、用餐体验等切身利益。
外卖平台应从单纯的价格竞争中跳脱出来,转向提升综合服务能力。唯有如此,才能推动奶茶行业持续发展,实现平台、商家、骑手与消费者的多方共赢,而非止步于短期的低价狂欢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伍咏言
永盛金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